靠著從海外大量掠奪的財富,大明帝國蒸蒸日上。
各地不斷有開工的大型工程,官府在這裡也不含湖,每項工程的工程款都撥付的足足的。
以前民夫們每年要給官府白干一段時間的活計,這被稱之為徭役。
現在,徭役沒有了。
給官府幹活的,是那些能夠從官府手中能夠拿到工程的大老。
苛待工人被嚴格禁止的!
事實上,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也不大願意離鄉背井的去工地上幹活。
包工頭為了有足夠的人幹活,不得不提高工錢,而且標註附加條款,包食宿!
苛待工人是不允許的,府衙裡面有專門的人巡查。朝廷,也會派出人暗訪。
如果有人敢這麼幹,就得看看城頭上正被風乾的人頭。
不久之前,他也是富甲一方的豪強。就因為手下苛待了工人,被告到府衙。
朝廷的一個暗訪巡查出現之後,他的腦袋就掛在了城門頭。
人頭總是能夠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,無論在東西方都是這樣。
工錢給的足,給的及時也促進了消費。
工人們開了工錢之後,就可以去消費。例如打上平常不捨得喝的好酒,每天整兩盅解解乏。
又或者乾脆去館子裡面,領略一下這輩子都沒有嘗過的大廚手藝。
又或者帶著自家的小娘子,去城裡的成衣店裡面挑選一些好看的衣服。家境殷實一點兒的,還會逛一下首飾店。
姑娘大了,總是要有幾樣首飾的。
給老爹買條豬後腿,給老丈人送些喜歡吃的糕點。媳婦回娘家的時候,也特有臉面。
這是李浩和艾虎生,拜見過了孫承宗之後商量出來的辦法。
想辦法讓老百姓幹活兒,只要幹活的人就有工錢。
畢竟,現在組成大明人主體的還是農民。
四億人口裡面,有八成是農民。
只要讓農民富足起來,那麼大明也就富足起來了。
這裡面當然會有貪贓的事情,工頭也會藉機揩朝廷不少的油水。
不過李浩不在乎,只要大部分的錢落到工人手裡。國家又修了路,修了水壩,修了橋這些工程,而且工程質量還不錯,流落到民間一點兒錢也是沒辦法的事情。
大明就像是一台運轉不停的機器,驅動這台機器的動力和潤滑油,就是源源不斷的金錢。
好在,大明朝廷現在就是不缺錢。
明里暗裡,大明從歐洲掠奪回來天量的財富。比大明國家財政十年的收入都要多!
現在,就是儘快的把這些錢散出去。讓這些錢,儘快變成一座座工廠。
一條條寬闊的道路,一座座橫跨江河的橋樑。
當然,這裡面鐵路的修建是重中之重。
城市裡面開始悄然興起一種大樓!
這種大樓一般高三四層,但占地面積卻是極大。一般來說至少都得有二十畝土地!
這些大樓裡面,被分割成各種各樣的檔口,分區域的售賣衣服、飾品,甚至還有家具和一些城市家庭用的機器。
電風扇和洗衣機,是最受歡迎的產品。尤其是受到了家庭主婦們的歡迎!
有了電風扇,悶熱的夏天似乎也不那麼難過。如果家裡條件再好一點兒,在賣冰的人那裡買上一盆冰放在電風扇前面,再熱的夜晚也能睡上一個安穩覺。
至於洗衣機這東西,更是成了大明初代的婦女之友。
本來城市裡面洗衣服就不方便,搓衣板那東西不但廢衣服,還會讓手變得粗糙。
有了洗衣機這東西就好多了,只要天上水和白色的洗衣粉,洗出來的衣服只要在水裡面投乾淨就好。
這極大的緩解了婦人們的勞動強度,只要家裡條件允許,每家每戶都得弄這麼一台。
當然,這得是通上電的城裡。鄉村裡面,即便有這麼好的東西也用不上。
沒辦法,沒通電。
電力是個大問題,可當初權利分配的時候,李梟用水電交換了鄭家的兵權。
這導致,大明這麼多年來水電一直都搞不好。
沒辦法,海盜出身的鄭家,基因裡面刻著搶劫兩個字。
讓他們干別的,全都抓瞎!
這麼多年了,除了在一些小河溝裡面修了幾座水電站之外,根本沒有大型的工程上馬。
不是他們不願意上馬工程撈錢,而是實在沒本事。
選的地方不是太大,就是太小。
鄭森的堂弟,居然把眼光盯在了長江上。說要在長江上修築一座水電站,他算了一下,修好之後的電力可以支撐整個東南。
李浩也算了一下,這項工程能讓大明朝廷當掉褲衩。
以現在大明國力,和施工的難度,建設這樣的工程跟愚公移山精衛填海沒區別。
小的項目,就是要在海河上修水電站。
工部的人過去考察了一下,也不是不能修。只不過修好了之後,海河有改道的危險。
而且還要淹沒大片的良田,還要遷徙大批的農民。
動用的成本,可能水電站百年之內都難以收回。
眼高手低,說的就是鄭家人。
加上鄭芝龍病死之後,鄭家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。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,把鄭家的力量整合在一起。
鄭家就更完蛋了!
這些年來,鄭家唯一出挑的人就是鄭森。
他一直都掌管著大明最高外交機構鴻臚寺!
他也有意識的,把家裡的兄弟們往鴻臚寺裡面安插。
既然搞技術不行,那乾脆就來鴻臚寺干外交。反正鴻臚寺現在需要大批的人手!
因為大明要向各個國家派駐大使,保障大明在那些國家的權利。
單單是印度,就分裂成幾十個小邦國。一個小邦國分一個代辦處,那就是好幾十人。
挑挑家族裡面可用的人才,今後乾脆就干外交了。
大明的外交官,到了哪裡都是受人尊重的人。
也沒人敢不尊重!
不尊重大明的外交官,很可能招來大明的制裁。更加嚴重的就是,大明兇悍的軍隊直接殺過來。
把國家搶的底朝天,然後再把國王的腦袋砍下來帶回去邀功。
至於這個國家的人……,大明人一向都是管殺不管埋。你們怎麼活,那是你們的事情,跟大明無關。
第三百六十六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