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九七章曾炩的法治構想
不可能,朝堂上不可能只有一種勢力。
社稷要想穩定,朝堂要想穩定,大漢要想富強,先要讓各階層的人都能分享大漢利益。為了保證各階層的人都能分享大漢利益,朝堂上就需要有代表各階層的勢力。北疆武人只是這些勢力的一個,它無法代表天下各階層人的利益。
北疆武人掌握著軍隊,掌握著大漢最強悍的力量,但軍隊只是一把刀,是北疆武人用來實現和維持自己利益的武器。北疆武人不是大漢的軍隊,它只是大漢朝堂上的一股勢力而已,它只代表著北疆的利益,軍隊的利益。當北疆武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時,這把刀便會露出血腥的嘴臉,肆無忌憚地殺戮。
曾炩是北疆武人的一個代表,是維持北疆武人利益的一個代表。當北疆武人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的時候,曾炩如果沒有及時站出來堅決予以維護,北疆其它武人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。當年董卓死了,李傕、郭汜等西涼將領都幹了什麼?
蔡邕、李陳群、崔琰和眾多大臣懇請曾炩不要在此刻率軍出征,正是擔心北疆武人失去控制,擔心軍隊這把刀失去控制。
曾炩出征後,朝堂上的爭鬥未必會停止。一旦糧草輜重供應不上,大軍征伐失敗,曾炩也罷,北疆武人也罷,北疆士人也罷,都有可能失去理智。朝廷上的武人和士人,士人和士人將血腥廝殺。繼而董卓之禍將再次重演,社稷將再度面臨崩潰的危險。
所以,在目前這種社稷不穩,興大業極為脆弱的時候,穩定高於一切。
現在需要武人去打天下,需要士人去治理國家,需要武人和士人齊心協力。同時,為了鞏固武人在朝堂上的地位,武人也需要維持士人之間的爭鬥,維持各方權勢之間的平衡,從而保證武人的利益。而士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,為了自己的利益能夠最大化,一方面想方設法在士人之間的爭鬥贏得勝利,一方面也積極支持武人入朝,竭力拉攏武人,利用武人的力量打擊爭鬥的對象。
各方勢力在朝堂上互相利用,互相打擊,互相扶持,互相依存,緊密聯繫,密不可分,這就象一條尾相連牢牢捆住獵物的鏈條,任何一環斷裂了,整條鏈條的作用也就失去了。獵物會被釋放出來,已經斷裂的鏈條要麼被獵物踐踏為齏粉,要麼眼睜睜地望著獵物逃之夭夭,一無所獲。
北疆武人要想進入朝堂,要想控制權柄,需要時間,需要一代人、兩代人的努力。當年高祖皇帝朝的很多將軍們,光武皇帝朝的很多興名臣們就是這樣由武人逐漸轉化為士人,繼而控制和影響朝政的。像關的馬家,晉陽的王家就是例子。馬援的後人,王霸的後人,在兩百多年後的今天,依舊是朝堂上一支不可忽視,不可或缺的力量。所以北疆武人當務之急是維繫朝堂上諸勢力之間的平衡,維持朝堂的穩定,保住根基不穩的剛剛起步的興大業。
如何才能保證穩定呢?
沉默了一會兒,曾炩突然問道:「仲達,你知道大漢最強大的力量是什麼?」
當然是軍隊了。司馬懿不假思索地就想說出來,但話到嘴邊,他忽然意識到這個答案肯定不對,馬上把話又吞了回去。
「無堅不摧的力量,傾覆社稷的力量,威臨四海的力量。」曾炩神情平靜,嘴角帶著一絲笑紋,又補充了一句。
司馬懿微皺眉頭,凝神沉思。
曾炩微微一笑,「當年,太傅袁隗手沒有一兵一卒,但他毫無畏懼,和董卓血腥廝殺,倚仗的是什麼?」
司馬懿兩眼望著曾炩,急切等待著答案。
「你還沒有想出來?」曾炩臉露笑容,親熱地拍了拍司馬懿的後背,繼續說道,「當年,秦王贏政憑什麼征服六國,一統江山?十五年後,這位偉大的始皇帝為什麼丟掉了社稷?其後,高祖皇帝又憑什麼擊敗西楚霸王項羽,建立了大漢?」
「法?」司馬懿吃驚地說道,「大元帥是說國策?或者,是律法?」
曾炩不置可否,「十幾年來,大漢的軍隊打了一仗又一仗,是什力量讓我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?」
「《兵律》?」
「或許你覺得不可思議,但你換一個角度,仔細想一想。如果沒有《兵律》,沒有正確的治國策略,如果沒有『法』這個無形的強大的力量在背後支撐著軍隊,我們能打仗嗎?」
曾炩負手前行,司馬懿跟在後面仔細聆聽,「同樣,大秦統一天下,失去天下,高祖皇帝開創大漢基業,都和當時所採取的國策,律法有重要關係。」
「皇權、相權、兵權都是由『法』而生,皇權和相權的制衡也是從『法』而來,興大業也是因『法』而得以推動和展。」曾炩揮了揮手,「在這個世界上,最強大的力量就是『法』,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,但天下蒼生,天下萬物都離不開它。」
曾炩停下腳步,轉身面對若有所悟的司馬懿,鄭重說道:「在黃老之學,它叫『道』。在本朝儒家學說,它叫『禮』。」
「隆禮重法。」司馬懿明白了,「大元帥想全力推行法治?」
「希望我能做到。」曾炩憂心忡忡地嘆道,「雖然,難度很大,但我不能不做。」
雖然如今的大漢帝國已經頒行了憲法,還施行了一系列的依託憲法的其它法律。但是如今的大漢,教育非常不達,這讓曾炩推行法治的腳步受到了極大的阻礙。
但是,教育的事情不是一天或者是一年就能夠見效的。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,曾炩是深知的。但是,現在的局面,卻只有推行法治才能解決。
朝堂上的爭議還沒有擱平,曾炩決定大力推行法治的想法還沒有表露,天子卻是好像覺得此時的朝廷上的混亂不夠一般,下令賜封曾炩為夏王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