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3章 新居
十一月底,陳慶返回了京兆,京兆城依舊繁榮,商業的高度發達,來自天下各地,乃至海外的貨物琳琅滿目,豐富異常,物價底廉,每個人無論底層中層還是高層,都能找到自己位置。
書房裡,陳慶渾身放鬆,冬日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,讓他有一點昏昏欲睡,這時,妻子呂繡端著一盞茶走進房間,她坐在對面,含笑看著正在打盹中的丈夫。
陳慶忽然醒來,這才發現妻子坐在對面,他歉然笑道:「我竟然睡著了!」
「夫君這一趟遠行有點累了,我特地給你煎了一盞參茶,補補氣。」
陳慶端起參茶喝了一口,笑問道:「最近京兆有什麼大事?」
呂繡抿嘴笑道:「能有什麼事,就是哪幾件事罷了。」
「說說看,我現在也睡不著了。」
「京兆最火爆的就是房價,人人都在討論,人人都在說自己的老房子能值多少多少錢,其實還不是那麼回事?」
「不是嗎?」
呂繡搖搖頭,「大部分普通人家的房子也就一兩分地,沿街還能做個店面,不沿街,也就百貫錢就能拿下,現在值錢的是畝宅,一兩畝左右還不太值錢,要三畝以上才值錢,三畝以上大宅,城內的畝價都五千貫以上了,三畝以下,畝價大概兩千貫左右,還有大量臨安商人來京兆買宅,這一波地價上漲就是他們推動的,尤其城外地價漲得厲害,三畝以上摘自已經漲到每畝千貫了,年初還是畝價五百貫。」
「漢長安城修建得如何了?」陳慶又問道。
「我也不太關心,只是聽說官租房快造好了,從京兆到舊城的官道修好了,夫君明後天看看就知道了。」
陳慶點點頭,「還有什麼熱門之事?」
「這段時間最熱門的事情就是韋太后登基,建立了韋朝,宋朝被她弄沒了,報紙上天天登各種評論,說韋朝就是一個荒誕鬧劇,都說我們的軍隊應該一下子將她滅了,留著她太噁心了。」
說到這,呂繡遲疑問道:「其實我們也有點奇怪,為什麼夫君不一鼓作氣將韋太后滅了,拿下臨安?」
陳慶微微笑道:「滅了她又怎麼樣,重建大宋嗎?我可沒有這個覺悟。」
「大宋還有救?」
「現在還有救,還有一口氣,我手中還有前太子的兩個兒子,我滅韋後,再立一個孩子為幼帝,大宋又復活了,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等,等大宋徹底死透了,沒有人再關心它還能不能救活,等所有人都漸漸把大宋忘掉後,我再滅了韋後,建立雍朝就水到渠成了。」
陳慶豎起一根指頭,「一年,任何一個政權存在一年,它都會記入史冊,史記就會寫,韋朝滅宋,而像劉光世當年建立了荊朝,後來張俊也建了張朝,但兩個王朝都才存在十幾天,然後就消失了,自然不會有任何人承認它們的存在,所以我要讓韋朝存在一年,宋朝就死透了,滅宋的黑鍋也是由韋朝去背,與我無關。」
呂繡這才明白夫君的心機,她笑道:「那麼一年後,就是夫君登基之時?」
陳慶淡淡道:「我覺得滅了金國後,才是最好的時機。」
次日一早,陳慶來到了官署,他現在住在後宮,就不用在穿街過市,來官署很方便也很近,但他在官房只呆了片刻,便叫上周寬和蔣彥先,陪同他去舊城巡視,舊城就是漢長安城,當然,漢長城早就不存在了,只剩一片殘垣斷壁和長滿雜草的荒地。
現在大家都叫它舊城,以後會叫做建章縣,開發建章縣的目的並非京兆城沒有土地了,實際上京兆城官方的土地儲備還有很多,比如太極宮左右兩側還有大片土地,整整十個坊的土地目前都還是一片空地,屬於從前的土地田宅署,現在併入了太府寺,太府寺就是管倉庫、土地房產等不動產的機構。
這些土地當然不可能馬上投入市場,要隨著人口增多,然後不斷地增加土地供給。
而開發舊城主要是把各種官方各大作坊遷徙過去,以及工匠和底層貧民。
從西北角的開遠門出城,一條寬大的新道路出現在他們面前,道路寬敞平整,旁邊還有一條並行的漕河,很多敏銳的商人嗅到了商機,開始在新官道旁邊購買土地,修建商鋪,才短短几個月沒有來,陳慶感覺變化很大,且不說寬闊平整的官道,挖掘出來新漕河,還有官道旁邊的酒館、客棧、腳店等等,陳慶甚至還看到一家新出現的寺院。
舊城更是熱火朝天,上萬勞工在建造各種房子,官租房已經建成了幾萬套,幾乎都是占地兩分地的一院兩房,租金依舊是五百文一個月,當然要比西南區五百文一間屋好得多,而且距離京兆城也不遠,騎毛驢小半個時辰就到了,坐船也就半個時辰。
而且西南坊要拆除了,聚居在那裡的十幾萬百姓要麼接受官府的安排去舊城,要麼自己去城外租民房。
而城外帶小院的兩間屋最少也要一貫錢,這還是離京兆城比較遠的地方,至少要三里外,如果是在城外一里範圍內,帶小院的兩間屋月租就要兩貫以上了。
距離城池三里外花一貫錢租沒有保障的民房,那為何不租遠不了多少,只要五百文的官房呢?甚至還可以簽二十年的租約,沒有人趕你走,差不多就是自己的房子了。
大家心裡都有桿秤,所以幾乎所有的底層平民都願意去舊城,官房牙行生意火爆,由於大家都想租靠京兆近的房子,所以最後用抽籤的辦法解決。
每家每戶發一塊牙牌,官房牙人現場搭建帳篷租房,憑牙牌抽籤,抽到哪一戶就是哪一戶,不准更改了,然後就是登記,交兩個月房租,便可拿到鑰匙搬家了。
陳慶來巡視的時候,正好遇到了搬家潮,官道上全是毛驢拉的大車,滿載著家具、鍋碗瓢盆以及大大小小的包裹,還載著一家幾口人,歡天喜地去新房子了。